Recent數據載入中... |
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
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 蔡傳暉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主任 一、成人學習的新視野
社區大學自1998年初推動以來,全國各地已成立了十九所社區大學(截至2000年底),對終身學習的質與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目前外界對於終身學習普遍存在一種成見:也就是學術性、深度思考的知識不是成人所需要的,成人需要的是生活實用技能。因此,放眼常見的社教課程皆是插花、國畫、醫藥、電腦、語文等休閒藝能活動。另一類的終身學習則是以傳統大學的推廣教育班為主,這一類課程走的是專業技術路線,以協助民眾在職場工作之所需為主。 社區大學的推動設立,有別於前述兩類,係以「培育現代公民」為目標,學術性課程與公共參與的社團活動課程為其特點。社區大學以知識解放、公民社會為願景,為台灣的成人教育開闢了一個新的視野。它可以協助民眾,開擴知識的視野,強化個人與社會的聯結,進而瞭解自己的處境,使能更深刻而全面的參與生活。因此,在倡導終身學習的此刻,如果不能意識到成人需要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內容,而不是一種超級市場式湊熱鬧的消費行為,那麼成人學習很可能淪為資本主義市場機制操弄下的一種假性需求。 民間所推動的社區大學有其獨特性,無法以現存各國的成人教育型態來完全等同,然而與歐洲國家之社區成人教育則有相似之處。社區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在協助個人,透過社區來強化個人與社會的聯結,成人教育是一種社會運動,尤其是弱勢族群爭取教育權的社會運動(王政彥,民85)。英國的成人教育具有解放的傳統,他們認為社區成人教育是教導社區居民反抗社會的不公平、不正義,是要喚醒民眾覺知自己的處境,透過集體行動來進行社會改革(林振春,民85)。 德國成人教育的傳統即是強調公民教育,課程以通識教育為重;早在1931年,德國「帝國民眾大學聯合會」即宣稱:「成人教育的功能在傳授知識,加深經驗,以發展獨立自由思想與創造批判能力」(黃富順,民77)。民間推動的社區大學以培育現代公民、養成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為主要目標,顯然與歐洲的成人教育傳統較為接近。
二、社區大學的推動與籌辦
在過去資源匱乏的年代,只有少數人能上大學,許多有心唸書向上的朋友,被拒門外;然而知識的學習,不應被侷限在傳統大學的象牙塔裡,知識的學習必須平民化,大學的學習之門應永遠敞開。在二十一世紀的前夕,台灣仍處在一個價值混亂失序的狀態;如何推動終身學習的觀念,建立成人學習的新模式,以培育現代公民,形成公民社會,重建一個新的社會、新的文化,為當務之急。民間推動社區大學的籌設,便是在這時代背景下醞釀成形。 設立社區大學的構想,源自於1994年台大數學系黃武雄教授的倡議。從教育改革到社會重建,是民間教改運動的基本理念;推動設立社區大學,以活化社區、解放社會力、培育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的能力,成為教改運動新的著力點。1998年三月,民間關心教育改革人士組成了「社區大學籌備委員會」,著手在全國各地推動社區大學的設立,並於六月首先獲得台北市政府與新竹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的經費支持及木柵國中的協助下,1998年9月28日全國第一所屬於平民大眾的「文山社區大學」誕生了。第二所社區大學,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亦於1999年3月1日正式開學。 自文山社區大學、青草湖社區大學開辦以來,各地方政府均對籌辦社區大學展現高度的支持與期望,推動社區大學業已蔚為風潮。1999年下半年成立的社區大學有:台北市士林社區大學,台北縣社區大學(永和、板橋、新莊、汐止、蘆洲五校)、台中縣大里社區公民大學、苗栗縣社區大學、基隆市社區大學;2000年上半年成立的有:高雄市新興社區大學、屏東縣社區大學、員林鎮社區大學、宜蘭縣社區大學;2000年下半年成立的有:嘉義市社區大學、台北市萬華社區大學、台北市南港社區大學,台南市社區大學。
四、課程規劃理念與目標
(一)課程目標 社區大學的原始倡導者為黃武雄,其課程規劃理念與分類架構成為絕大部份社區大學的基本雛形(黃武雄,民87)。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以「培育現代公民」為目標,規劃有學術課程、生活藝能課程、社團活動課程。學術課程包括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學術課程可以擴展人的知識廣度,培養思考分析、理性判斷的能力;生活藝能課程可以學習實用技能,培養精緻的休閒生活,提昇人的工作能力與生活品質;社團活動課程,可以培育公民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引發人的社會關懷,從關心、參與、學習中,凝聚社區意識,邁向公民社會。
1. 以社團活動課程發展公共領域,建立公民社會(黃武雄,民87) 社團活動課程的目的,在於發展人的公共領域。藉由公共事務的參與,去面對當前社會的問題,引發對人的社會關懷及人文情懷。(黃武雄,民87) 社區大學最大的特色便在於其將社團活動課程視為正式課程,社區大學的社團活動課程係以培養學員有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熱忱及能力為主,由學員自己組織,聘教師為社團顧問,以便諮詢及指導。
2. 以學術課程提昇批判思考能力,進行社會內在反省(黃武雄,民87) 由於長久以來的教育政策與聯考窄門,大學知識成了少數菁英的特權。然而知識能讓我們以寬廣而深刻的觀點去認識世界,推動世界的改變。很多時候知識被認為遙不可及,並非是學習者缺乏能力,而是缺少適合的學習方式與教學方法以契合學習者自身的學習風格,而這正是社區大學的學術性課程試圖突破之處: 學術課程所記載的知識,是人類在文明創造活動中長期累積的經驗。人文學的內容,如文學與藝術,不過是創作者透過他本身獨特的手法去刻劃他個人對人世感悟的深度體驗;社會科學如經濟、政治、法律、社會和歷史,便是人經營社會組織,從事社會活動累積下來的集體經驗;至於自然科學,如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則為人與自然對話的活動中提煉出來的經驗。只有學習者原有的經驗,與書本所記載的別人經驗相互碰撞、相互印證、相互衝突,才有真實的知識產生。(黃武雄,民87) 因此,透過學術課程的學習,可以擴展人的知識廣度,培養思考分析、理性判斷的能力。
3. 以生活藝能課程充實生活內容,重塑私領域價值觀(黃武雄,民87) 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的規劃理念,是以成人整全的發展需求為主體;充實其在知識視野的開拓、公領域的參與、私領域的健全等三方面所需的技術能力;並從動手操作實踐的過程中,提昇生活的境界。生活藝能課程著重「生活」的層面,而非著眼於「職業」的技能訓練。因此,社區大學的生活藝能課程必須提供成人對於知識性學習的基本工具性能力,也就是增進知識視野、開擴心靈的技能;進而健全其私領域的生活,改變生活價值;最後並提供社會參與的必要技術性能力。 近世以來,學術知識的專業發展,使得人類知識文明的結晶與平民大眾的隔閡益深;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歷史、文學等知識專業成為學院所獨享,無法成為人生活的一部分,與人隔離益深。社區大學將知識從學院的象牙塔中解放出來,除了在學術課程的實施中,使學術知識與批判思考能力平民化;更重要的是透過生活藝能課程來培養基本的工具性能力,例如對語言文字掌握的基本能力。
因此,生活藝能課程可使學員具備學習各類課程(尤其是學術課程)之基本關鍵能力,例如電腦(使用為主,而非電腦專才訓練)、語文(閱讀、寫作、表達等)、邏輯思考等能力。使知識專業的發展平民化、生活化。 資本主義下的消費型社會,唯金錢取向的生活價值與生活方式,使人失去生活的自主性。因此,讓學員重新思考生活的態度,進而掌握生活的整體,改變生活習慣與價值,建立一個生活型社會。以藝術的薰陶,開擴人生境界;重視家庭生活,並養成營造家園的動手習慣;重視生態環境,以保留主義替代擴張主義對環境的剝削。 隨著文明發展與專業分工,過去屬於人生活中的基本技術能力被專業化後,逐漸脫離了人的生活,成為專家的事,社區大學的生活藝能課程並非以職業性的技術能力培育為目的,而是要重新回復人生活中的自主能力。
(二)課程特色 1. 以現代公民養成教育為主,而非學術菁英教育 當上大學成為公民普遍性的需求時,往昔以學術型菁英教育為主的傳統大學,勢必無法適合一般平民大眾的需要,因此大學的形態必須有多元的發展。社區大學的推動設立,是在創造一種有別於傳統的大學形態,而不是複製翻版一個傳統大學;因此,社區大學的課程規劃與教育目標也將有別於傳統大學。社區大學以現代公民養成教育為主,規劃有學術課程、生活藝能課程、社團活動課程。其中學術課程包括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三領域。
2. 著重通識性能力培育,而非職業技能訓練 通才能力的培育為傳統大學所忽略,然而現代社會除了需要技術性的專業人才外,更需要的是具通識性能力的人才。不論是知識的廣度、事理分析、理性判斷、價值選擇的能力、成熟的人際關係,均是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技術能力可以在職場訓練,或在其他職訓機構、補習機構得到完整的訓練,社區大學則以通識性能力培育為其目標。 然而,社區大學並不因此而沒有技術能力培育的課程,此類課程係以 (1) 通識性的關鍵性能力養成為主,例如電腦(使用為主,而非電腦專才訓練)、語文(閱讀、寫作、表達等); (2) 引領社會價值的能力培育,例如轉變消費型社會為生活型社會(擴張主義、保留主義)、生態保育、資源回收、營造家園的動手習慣;(3) 提昇生活品質的能力,例如音樂欣賞、陶藝、版畫等;(4) 弱勢關懷的能力,例如手語會話等。
3. 著重公共議題探討,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結 學員以步入社會的成人為主,因此,在學院式知識分類架構下的象牙塔式的學習,並不適合具有豐富社會生活經驗的成人。從現實的生活經驗出發,開展學習的旅程;從公共性的、現實性的、經驗性的問題出發,發展出抽象性的概念掌握能力,進而掌握知識的整體。
五、社區大學與通識教育
社區大學的課程特色著重通識性能力培育,而非職業技能訓練。社區大學不分系,而是以學程為主;學程的主題可以突顯社區大學的課程特色,與主題相關的系列課程24-30學分為一學程。成人原本已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所需要的是生命的再發展,而非塑造;學程式的制度在學習上的自由度與彈性化均比學系的設置要佳。 一般大學專業學系的課程規劃,應該開哪些課程是很清楚的,專業既成的知識架構很明確,學生按此知識體系按部就班,即可習得專業知能。然而社區大學是以現代公民教育為主,以通識教育為核心。通識教育並沒有既成的知識架構,任何言之成理的一套課程規劃,只要有助於促進知性的成熟、經驗的深化,都可能成為課程。 通識教育是以人(學員)為主體,是以個人發展的整體需求與經驗特質來選擇他所需要的學習內容。專業教育則是以專業知識為主體,人要牽就那套知識,訓練自己去符合那套專業常規的標準。
通識教育往往會被誤解為「什麼都要懂一些,概論就好,教淺一點。」黃武雄所倡議的經驗知識正是通識教育的重點,傳統大學的專業教育則是以套裝知識為重,學習者透過經驗知識去體悟人類文明的創造過程進而提升自我(黃武雄,民88)。例如自然科學中的地球中心說與太陽中心說,漫長的歷史辯論過程,這種刻畫人與自然對話的歷史經驗,便是極好的通識教育素材,而且可以很深入,決非淺薄的學問。通識教育課程規劃的重點不在於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而在於如何使各課程的實質內涵合於通識的精神,教師應該用什麼樣的教學理念來進行課堂活動、安排教學內容? 社區大學的成人學習是一種全新的經驗,因此必須長期進行教材的研發工作,從教學實務中不斷累積修正,提出適合的教材。加強發展以經驗知識為核心的課程;提倡白話知識,讓一般平民大眾也能分享人類知識的成果。學術性課程是重要的,然而並非是將大學所講授的原封不動搬到社區大學來教,也不是將這些課程教淺一點,而是知識性的傳達角度必須調整,而且要重新建構知識。傳統大學的學術課程是以知識系統為主體,社區大學則是以人為主體,從生活經驗的角度出發。
六、學員的學習形態與特質
(一)學員為主體的學習形態 在社區大學裡,知識不再被菁英壟斷,它將從學院的象牙塔走入社區。知識性的學習成效,關鍵不在於資質差異,而在於教學方式與學習形態。社區大學教師必須要重新學習、重新認識平民大眾、認識社區;重視學員的經驗世界,發展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從互動中,建立學習的內容與課程的進行方式。 以學員異質性為學習的豐富資源,社區大學必須針對成人與一般大學生的差異性,去創造新的學習形式;成人豐富而異質的生命經驗是很重要的特質,轉化異質性成為一種正面而寶貴的資產,而非教學上的負擔。從同儕的交流互動中,可以拓展生活經驗,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有更多的成長;因此社區大學在教學的設計上,必須重視運用此一特點。 以學員為主體的學習,讓學員的經驗做為學習的出發點,學員的主體性就能浮現,教師的角色退居為協助者,協助學員去理解、詮釋這些經驗,從而發展出自我建構知識、思考判斷的能力。因此以自主學習、討論共讀的上課形態是社區大學首要發展的教學方式,也是最大的挑戰。 學習與不同背景程度的同學共同學習、相互體諒、相互協助、尊重包容,是社區大學的老師、學員必須共同學習成長的。然而依據文山社區大學的經驗,剛入學的學員,由於過去的教育經驗,使得他們仍會期望教師多講一些,習慣於單向傳輸且未必願意傾聽他人的發言。因此,推動以讀書會為主要形態的課程,使學員能迅速調整為學習的主動者,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未來重點。其次,文山社區大學亦已發展出由學員自主規劃課程的制度,89學年度第一學期已有十門課是由學員社團自行規劃學習的內容、進度與學習形式。 社區大學學員有很強的學習動機,上課亦較一般大學生有更好的課堂討論氣氛,師生討論熱烈,每到下課時間仍意猶未盡,遲遲無法熄燈關門,這樣的學習氣氛是彌足珍貴的。然而社區大學在教學上,仍存在一些問題,由於目前並沒有對學員進行分類(要修學分或不修學分),因此不同期望的學員齊聚一堂,對老師而言亦存在兩難的困局,是要降低課業要求,以快樂學習為重?還是以一般大學標準,有較多的課業要求?
在社區大學教書,對教師而言均是全新的經驗,尤其是學術性課程。教師們多能體認到必須投入更多的心思來設計課程、修正教學方式;而學員們熱切的求知欲望與回應,也對教師們的專業經驗產生新的刺激。為了累積教學經驗,發展成人教學模式,文山社區大學於每學期都會舉辦「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研討會」,邀請授課教師將其教學經驗與心得,於研討會時提出與教師、學員共同分享;並邀請下學期新開課程的授課教師,提出新課程的設計構想,以集思廣益。
(二)學員的學習特質 這些願意持續長期在社區大學學習的朋友,相當多是過去沒有機會升學,或因家庭困頓、重男輕女而無緣進大學;因此他們自年少時候,即嚮往進大學。這些學員特別珍惜進社區大學的機會,研讀具有大學風格的課程是他們的最愛;因此,社區大學不走通俗技藝休閒的傳統老路,是必要的定位;社區大學即便某些課程曲高和寡,亦應維持大學的風格。由於社區大學尚無法頒授學位,因此學員均是因強烈的學習動機而來,共同呈現出樂於學習、喜好知識的人格特質。相較於主流社會中汲汲營營的生活型態,社區大學的學員,具有著一種單純的理想性格,學習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大重心。 對於學習的規劃,成人通常有很強的自我主見,不容易被改變。期望學員按社區大學所規劃的學習進程與課程目標,循序漸進、多方充實,是很困難的事。許多學員往往特定修讀某一類課程,甚至是長期跟隨某位老師修課;不容易再擴展學習的觸角,或多修其他老師的課。因此,傳統系統化課程規劃的思考,恐將失敗;此外,由於沒有學位制度做為外在誘因,因此必須倚賴純粹的學習動機來引導學員的修課規劃。
成人學習的課程規劃必須符合其學習需求,然而人的學習需求有許多層次;民眾或許清楚其對生活實用藝能的需求,但對於其他層面的需求,則未必能瞭解。由於學員的知識視野有限,所熟知的課程有限,即使選課手冊有詳細的介紹,亦未必能瞭解課程的內容;同時也未必能知道自己的學習需求,造成搶修熱門課程的現象。文山社區大學的經驗顯示,心理學、經濟學、法律與生活、陶藝、居家維護修理與保養、及生活實用藝能需求最大;學員亦有反應希望開設電腦、語文等課程。學員或許清楚生活實用藝能的需求,但未必知道自己對於學術課程與公共領域的參與需求。因此,如何讓學員打開知識的視野,協助學員建立自己的學習需求是很重要的工作。 實用取向、問題中心為成人學習的基本特點,然而實用取向並不等同於技能取向。舉例而言,文山社區大學開了一門「思考的方式」,課程內容是邏輯學,能夠學到一套思考的方式,即是一個實用取向的學習動機;另外還有一門「探索聰明的規律」,內容是數學中的「可拓學」。課程規劃要符合實用取向的原則,並非只是更改課程名稱,而是要從現實生活中出發,協助學員去探索、建構一門學問,與自身經驗做有機的聯結,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而不是要單向的灌輸學員一套知識體系。如果只是把傳統大學的學術課程移植過來,教得簡單一點,學員並不會因此而來修這門課。
其次,依據戴伯芬的研究(戴伯芬,民88),社區大學的課程概分兩類,一為生活藝能及應用取向的學術性課程,如經濟學、心理學是基於實用知識的思考,學員可以獲得「有用」的知識。此類課程報名狀況踴躍,學員人數多,上課互動較少,以知識的直接傳遞為重;學員同質性必須較高才容易教、學員中途較易流失。另一類為社團課程及非應用取向的學術性課程,例如文化人類學,著重於問題中心的議題探討,探討根本問題;此類課程招生不易,班級人數少,學習的滿足感來自於感性的溝通與經驗分享;課程互動多、學員的異質性是優點、學員凝聚力高。很顯然後者是社區大學必須大力支持的部分,它可以促進學習者的知性成長與人格成熟,也可以發展出有別於傳統大學的特色。
(三)學員自組社團 學員自行組成社團是社區大學的正式課程,目的在於從社團活動中培養公共事務參與的態度、習慣與能力,與社區事務有關的自組社團更是發展重點。目前文山社區大學已成立的社團有:群社(非營利組織服務)、快報社、校務志工社、文山實驗社、願景工作坊、客家歌謠社、兒童文化研究社、美學散步社、宗教新知社、河洛漢詩社、文山生態社、樂陶社、凹凸陶社、痛療坑心靈成長團體、自然科學會、緣聚讀書會、智囊學會、新店故事協會、哲學視聽社、華夏文物社,等20個社團。 然而社區大學的社團在初期並不容易經營,由於學員彼此缺少共同生活的經驗,不利於社團的形成,且學員多半為有工作者,對社團的投入較為有限。因此,必須從一般課程的上課中,適當的引導學員於課程結束後組成相關社團,實踐上課所習得的知識。
(四)學習方式多元化 社區大學為了要尋求社會對其教育水準的肯定,自我定位為成人高等教育,並向傳統大學看齊。因此在發展之初,仿效一般大學,採十八週學期制,並透過成績評量制度給予成績學分。這樣的制度設計必須是建立在文憑的基礎上,然而在目前尚未能授予文憑的情況下,制式化的學制設計卻不利於成人學習的彈性化與多元化。 社區大學以12或18週的正規大學教育方式來規劃課程,此舉固有助於使社區大學立即進入學習正軌,穩定運作;但也容易陷入僵化,無法因應民眾需求彈性規劃。因此在校務穩定後,未來將積極朝學習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以下幾類學習方式,應佔有總課程的一半份量。包括:1. 工作坊:實務性、互動性較強,且通常為議題導向,最具學習活力;但所需投注心力,遠高於一般課程。2. 社區實踐:例如保護老樹、廚餘堆肥等社區實際面臨的問題,實地參與。社大必須做社區經營,才能敏銳的觀察到民眾與社區的發展問題與學習需求,也才能將知識的力量引進社區。3. 實務專題:例如社區幹部在從事社區工作的過程,有教師群提供協助,並定期做報告討論;再階段性做成績評量,給予學分。4. 同儕學習:學員中各有所長,分別擔任老師相互學習。5. 讀書會。6. 自主學習社團。
社區大學應以學習成就認證制度來建立社大自己的體系,將學位文憑涵融於內,重新定位之。傳統大學純以學位做為唯一的學習成就認證,社區大學應避免落入此一窠臼;重要的是如何因應成人學習的特質,發展自己的學習與認證體系。學員學習需求各自不同,真有時間修讀學士學位者恐屬少數,短、中、長期的學習型態,不一而足。因此社大的學校結構體質、課程架構,應彈性化,以能適應多種學員的多元學習成就認證系統,做為學校發展的主軸,並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去摸索修正。 成年民眾個別差異大,且多非全職學員,對其學習成就的認證應彈性多元。包括:1. 社團課程:如何計算學分、評量學習成績?打破單一學分制,獲得之學分數視其參與狀況差別給予。2. 非課堂學習:工作坊、實務專題、讀書會、同儕學習。3. 研習證書:通過單一課程考核。4. 結業證書:通過系列課程考核(例如學程結業證書)。5. 畢業證書:通過社大規定課程。
七、社區大學的公共性格
社區大學的社區意義是多重的,社區並非狹義地指涉所在的生活社區,亦非是純為社區居民而存在的服務性學習機構,而是強調其公共性格。社區大學課程的社區內涵,有不同的層次,包括:地區性(社區)的特殊議題乃至全國性的普遍議題探討。成人學習必須以其需求為依歸,這是無庸置疑的想法,然而學員的需求是什麼?社區的需求是什麼?社區大學並未針對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此點是否不夠社區化?由於,社區大學的定位帶有社會改造的理想色彩,若採民粹式的做法,可以想見開課的課程將會被侷限於實用藝能類,而失去了公共性格,違反社區大學推動設立的初衷。
社區大學若僅定位為提供成人學習課程,而無更高層次的理想目標,則只要回歸自由市場競爭,鼓勵民間自辦,透過市場問卷調查,開大家最想上的課程即可。然而社區大學的推動目標,並非如此。以解放知識、建立公民社會為目標,透過社區大學的推動來為公民社會奠基、發展新的文化。公共性表現在於社區大學是否能在課程的規劃上,超越(不是違背)以個人私利為出發點的學習需求,將個人的學習成長與社會整體發展做有機的聯結;以及社區大學是否能前瞻社會的發展需求、扶持弱勢,扮演引領社會進步改革的基礎力量。 因此,對公共性的堅持,必然不會把社區大學當成營利場所;也不會把學員當成消費者,假民眾需求之名,大量開設招生容易的熱門課程。社區大學必須尊重學員的主體性,協助其生命的整全發展及其學習需求的建立,協助其發現自我的真實需求;對於在市場機制下不易生存的課程,則必須有計畫的推動。非營利的公共性格,是民間推動社區大學的基本信念,偏離此一信念,是無法召喚澎湃的熱情投入。
例如,文山社區大學所開設的聾啞劇場工作坊,為聽障朋友提供文化資源,透過劇場藝術表達自我、實現自我,同時也做為聽障者與大社會的交流園地。聽障者常因語言的因素形成自我封閉的群體,為聽障者與大社會建立溝通的橋樑,培養聾啞劇場表演藝術人才、成立聾啞劇團,成為文山社區大學的重點工作。
八、社區大學與社區發展
社區總體營造是這幾年熱門的議題,然而鑑於現代社會的複雜性與專業化,社區工作者必須對公共議題有相當的認識,才能有正確的判斷與選擇。如果缺少正確的環保觀念,那麼社區人士熱心參與做環保,未必會導向一個好的結果。一條狹窄的老街,要拆除、擴寬還是保留,何者才能有利社區的發展?如果沒有相關的知識基礎與前瞻的視野,便難以形成社區永續發展的好願景。知識就是力量,營造一個學習型的社區,大家共同學習公共事務參與所需的知識與能力,成熟而理性的公民社會才會到來。 其次,從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可以發現,凡是與社區自身利益相關的議題,必能快速動員,形成龐大的民意壓力,進而改變政府的決策。然而,當利益的思考被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社區內時,嫻熟的社區組織動員能力,可能只是在造就一個強而有力的利益團體,瓜分更多的國家資源。當公共性的思考,被局限在單面向、單一議題個別思考時,社區的集體意願,未必是符合社區最大利益與社會正義。一個對社會發展有助益的社區教育,必不能局限在技術層次的學習成長;而必須重視發展價值的選擇,養成社區民眾開闊的視野、反省批判的能力,社區大學提出以學術課程來重建世界觀,即是著眼於此。
社區大學是一個共同交流成長的公共領域,經營現代社會所需的知識能力,在此養成。社區大學借重社會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延攬開課,讓這些民間專業人士在社區大學與民眾直接對話,形成一個交流的園地。社區大學的發展結合了相當多社團組織的力量,包括地方性草根社團(例如各社區發展協會)及以普遍性議題為主的非地區性團體(例如各公益團體或社運團體)。社區大學是這兩類社團共同交流的園地,非地區性的專業團體提供其專業能力,使地方性團體能更有效的推展、強化其對公共議題的認識。 讓知識的力量與社區結合,是社區大學的努力方向。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近一年來所開設與社區總體營造的相關課程有:(1) 地方領袖工作坊:協助木柵老校長宿舍再出發及規劃文山公民會館;(2) 社區企劃工作坊;(3) 木新社區組織工作坊:協助木新社區發展協會的籌設及社區生活中心的規劃;(4) 社區垃圾管理工作坊:與指南社區合作推廣社區垃圾分類管理、監督焚化爐的環保問題;(5) 興家社區安全工作坊:協助興家社區防治山坡地災害及設立防災組織;(6) 明興社區安全工作坊:協助明興社區防治山坡地災害及設立防災組織;(7) 景慶社區安全工作坊:協助景慶社區做好社區治安工作;(8) 社區願景專業經理人育成中心;(9) 文山公民會館經營工作坊;(10) 景美溪工作坊;(11) 社區組織領導工作坊;(12) 社區環境規劃工作坊;(13) 都市規劃工作坊。
每個工作坊的研習時數均為十八小時,分六週進行。由於工作坊皆是以社區所發生的議題為核心,且課程規劃均是由居民共同參與,因此報名參與極為踴躍,且多數均為社區重要工作幹部、熱心夥伴。
傳統大學鮮有提供社區工作人才培育的相關課程,而這卻是社區大學所應發展的重點領域。目前文山社區大學已開設有社區工作人才培育課程。同時開設有「社區成長學程」,並有計畫的針對各社區工作者及潛在工作者進行宣傳,使此一學程成為各社區基層工作者、專業社團組織、相關專長之學者教授,共同交流成長的園地。
九、社區大學與社會重建
社區大學的推動已蔚為風潮,然而每個人對社區大學的想像不盡相同,各地方政府對社區大學的定位亦未必相同;在此多元發展的狀況下,社區大學的推展反成為一個新的公共領域,而使整體社會力動員了起來。 (一)活化社會網絡 社區大學的發展必須結合社團組織的力量,包括地方性草根社團(例如各社區發展協會)及以普遍性議題為主的非地區性團體(例如各公益團體或社運團體)。社區大學是這兩類社團共同交流的園地,非地區性的專業團體提供其專業能力,使地方性團體能更有效的推展、強化其對公共議題的認識,例如文山社區大學由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環保聯盟所開設的課程,有社區發展協會的成員來修讀,增進其社區工作能力及對公共議題的瞭解。同時地方性草根社團的基層經驗,也給非地區性的專業團體許多刺激與回應。 同時,社區大學也成為一般民眾與地方性草根社團,以及非地區性的公益團體或社運團體,共同交流成長的公共領域。就活化社會網絡、釋放社會力、促進公共參與、形成公民社會,社區大學預料可以發揮極大的影響力。此外,社區大學必須借重社會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延攬開課,讓這些民間專業人士在社區大學與民眾直接對話,形成一個交流的園地。
(二)凝聚改革力量 如果社區大學能在各地普遍設立,那麼所需師資極為龐大,尤其是以通識性能力培育為主的課程,需要大量文史、社會科學背景之專業人才。這將有助於扭轉重科技輕人文的社會發展,吸納具反省批判能力的人才,使其成為台灣社會改造的中堅力量。其次,藉由在各地方創辦社區大學,促成大規模的人才回鄉運動,進而達到平衡城鄉差距的發展。 社區大學做為社會重建的基地,可以匯集民間具改革理想的團體,凝聚對體制的批判力量;社區大學做為一個可以安身立命、實現理想的場域,可以凝聚游離於社會中的有識之士,壯大改革的力量。
(三)開展公共領域 台灣的社會發展,缺乏成熟的公共領域,現行體制裡公共領域不足,例如:我們的社區擁有那些權力?沒有權力的社區很難發展出集體的社區意識;我們的學校家長會擁有那些權力?沒有權力的家長會只能扮演出錢出力的角色,缺乏大幅參贊校務的權力,家長會此一公共領域很難發展成熟。其次,在民主政治的發展過程,傳統私領域的文化主導一切,甚至滲透至公領域,使公領域難以健全發展。
社區大學可以扮演社區公共論壇的角色,任何公共議題,從區域性的特殊議題到全國性的普遍議題,都可以成為課程的內容、社團關心的焦點,也可以成為課堂內外探討論辯的議題。社區大學必須塑造這樣的校風,使公共事務的談論與思辯成為一件很自然的事,逐漸使人走出過去封閉的私領域生活,使公領域的參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十、結語
目前,社區大學的發展形態介乎非學校化的社區型學習與體制內正式的大學形態此兩者之間,這樣的發展形態有其特殊的考量。正式學校的形態較容易吸引大批人才投入、促成人才返鄉;也較能夠吸引民眾入學就讀,提昇學習層次;且能給學員一個學校的歸屬感,避免學員以消費者心態來看待學校。
因此,社區大學是否要走入體制,是一個重要議題;社區大學的法制化牽涉其發展形態,若以正式學校視之,則政府部門自然會投入較多資源,且不會率爾停辦;若以一般社教機構視之,則資源投入勢必較少,且長遠的穩定性不足。其次,有關學習成就的認證制度(各類證書或文憑)亦攸關社區大學的發展形態,學校為其教育品質負責,發給考評通過的學員相關證書或文憑是學校的責任;沒有學習成就認證制度的設計,學員選讀課程難有長程的規劃與持續的努力。
社區大學的推動為台灣的成人學習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同時也開展了一個由民間與政府合力推動教育新事務的有效模式,過去政府部門對新事務的推展,從研究、立法、籌備、成立,往往需要五至十年以上時間,且動用龐大國家資源,亦未必有良好的效益。社區大學短短兩年,風起雲湧之勢,超乎預期;然而,有關成人學習的教學方法、課程設計,卻非短時間能夠見到成果,一個成人學習的新典範猶未建立。造勢階段方歇,社區大學將要邁入一個專業化的發展階段,逐步積累校務經營、課程發展與教學方法的經驗;而社區大學的研究也將會成為一個新的學術領域。
社區大學在台灣是一個全新的經驗,我們毋需用特定的模式來框限它的發展;讓社區大學的推動設立成為一個開放的公共領域、一個長期而持續的社會重建議題,進而凝聚改革力量,以重建一個新的社會、新的文化。
¤ 參考文獻 ¤ 王政彥(民85)。〈社區成人教育的社會學分析〉。《成人教育雙月刊》,第三十期。 林振春(民85)。〈社區成人教育者的培育與運用〉。《成人教育雙月刊》,第三十期。 黃武雄(民84)。《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出版社。 黃武雄(民87)。〈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武雄(民88)。〈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富順(民77)。《比較成人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戴伯芬(民88)。〈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的實驗及其可能性〉。《台北市跨越2000年社區大學前瞻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瀏覽數
|